新闻中心

中国露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


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。受到疫情干扰,人们的出游需求被抑制,疫情反复扰动下旅行计划极易被打乱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,露营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选择,露营可以满足人们短途旅游出行和贴近体验大自然的需求,又可降低疫情风险,成为了消费者周末、小长假首选。每逢周末或者长假休闲时段,城市周边的众多露营场所吸引着人们户外感受露营的乐趣。
图片
露营由此兴起,成为旅游休闲“新宠”,并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呈爆发式增长。小红书数据显示,2021年1-5月,“露营”的搜索量比2020年同期增长428%。而2022年清明假期这一数据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27%。“露营”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了271%,浏览量则同比增长170%,业内普遍将2020称为中国的“露营元年”。
图片
数据来源:小红书
露营玩家巨大的热情背后是可观的消费潜力和新商机。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发布的“露营经济”相关报告显示,国内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2014年开始到2021年,实现了4倍增长,规模从77.1亿元猛增至299亿元,预计2022年增速达到18.6%,市场规模达到354.6亿元。
图片
数据来源:艾媒咨询
露营经济,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模式,既不破坏生态环境,又能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。因此,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针对露营行业发展的各项支持鼓励政策,露营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,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。
如今,中国露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,那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?
(一)通过“营地+”的模式,促进露营营地朝着多样化、创新化道路发展
早期的露营营地只提供一个场地,内容全靠客户自己输出,目前这种模式越来越没竞争力。
随着露营经济的发展,露营不再是单纯的露营,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“露营+”模式:“营地+景区”模式、“营地+演艺”模式、“营地+研学”模式、“营地+体育”模式、“营地+农家乐”模式等多种融合方式。各种新鲜娱乐形式被导入到传统的度假供给体系中,让露营消费元素不再单一,全方位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众的需求,丰富露营玩家们的体验。
图片
通过“营地+”的模式,与更多相关产业生态做有效的连接与融合,以丰富的内容和元素为营地带来市场,形成叠加的经济效应,从而不断为露营地注入新活力,提升露营地的综合效益,有效促进露营地的可持续发展。
(二)露营向“精致化”方向发展,活动门槛变低,客源群扩张
相比传统的“硬核”露营,当今流行的露营活动更像是一种讲求情趣的户外美学,拥有更好的舒适性、娱乐感和审美乐趣,向着“精致化”、“小而美”的方向发展。越来越多人通过将餐饮、住宿置于自然的环境和风格化的场景中,并且加入与自然交互的活动和内容,将露营本身转变成一种沉浸式玩乐体验。并且,相对于传统的露营,精致露营的环境更加亲近自然,活动更具有动感,其投射的人格和品味给人带来的仪式感、存在感、认同感,更受到人们的青睐。
图片
相对于传统露营旅游行业,当今的露营活动进行了一个大的迭代,“小而精致”使得这项原本专属”有钱有闲“的活动门槛变低,让相对“没钱没闲”的年轻人及城市白领家庭也能够参与其中。基于传统又高于传统,因此整个露营产业客源迅速扩大。这种既舒适、精致又充满野趣的露营方式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旅游者所追捧。
图片
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国民休闲度假的品质升级,从长远来看,精致露营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也顺应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,发展前景值得期待。
(三)露营将逐渐“破圈”,成为一种生活风格
随着“露营经济”的发展,露营将逐渐“破圈”,成为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娱乐方式,也将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风格。露营不再等于住在野外,而是将和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融合。
图片
如今,在生活的各个领域,露营风格、露营主题正在快速崛起,如“露营风装修”、“露营风穿搭”等。除此之外,未来还会有露营相关的餐厅、咖啡馆以及电影院等一系列的生活场景逐渐普及推广开来。露营不再只是一种户外运动,它已经成为一种户外生活态度,一种穿破垂直圈层的文化符号。
(四)露营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,市场将逐渐规范
从2020年兴起,到2021年破圈,露营的热度持续攀升,蒙眼狂奔中,露营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:价格战、前期成本高、周期性壁垒、相关配套及法律法规不完善,使得行业不规范竞争激烈。如何克服这些难点是行业稳步成长的关键。
图片
但随着露营经济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以及规模不断扩大,消费者对露营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高涨,露营相关标准及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,市场有望走向规范化发展。露营行业是旅游业转型发展升级的重要举措,露营行业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及建设期,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深化露营建设与经营的规范化标准,加强监管,才能提高消费者对露营行业的信心。